你會如何形容生命?

奧修說生命是藝術,是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歡舞、喜悅、慶祝

其實萬事萬物都只在一念之間,剎那的永恆

 

藝術:靜心

          一個感受美、讚嘆、感動、滿足、歡喜的方法

        幫助我們回歸天真,融於存在(萬物)

        於是成熟

 

慶祝: 生活中分分秒秒都值得慶祝

           慶祝是生命的常態,不受特定節日事件限制

 

變老與成長

變老:走向死亡,長達數十年的緩慢死亡

成長:深入生命,了解內在的不朽,因而遠離死亡。

        若你是棵樹,那麼成長就是深植於你的內在,深入生命的法則

 

天真與無知

皆是處於一個不知道的狀態,但有著根本上的差異

天真:充實、滿足、豐富、純粹、單純,

         能沉醉於當下,因為沒有野心和欲求的遮蔽

         為當下簡單的事而歡喜,天空的藍、星星的閃爍、花朵的繽紛

         單純的事,沒有目的,沒有原因,卻充滿意義

         情境感受:寧靜的,能聽見窗外的摩托車聲,而我沉醉於此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須尋找沉醉的理由,因為此刻的一切都值得我沉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也無須探求意義,因為此刻我感到歡喜、充實、滿足

 

無知:貧乏、乞求、渴望、空虛、不足

 

 

成熟

成熟不是成為,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圓滿的,

其內涵不包括企圖心、野心、欲求

成熟是在探索「我」,彷彿樹的根,深入內在的永恆

成熟以印度的話語來說是一個重生,第二次的出生(dwij),靈性上的誕生

而在中國我們稱之為返璞歸真,即是重返天真

宋代《五燈會元》有一段故事:

「吉州青原惟信禪師,上堂:『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,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,

及至後來,親見知識,有箇入處,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,

而今得箇休歇處,依前見山祇是山,見水祇是水。』」 

 靜心、清心、淨心

花草樹木、城市喧囂、緣起緣滅…

當下的所有沒有是非、更沒有所謂值不值得

有的是天真,是滿足,是歡喜,是繽紛,是純粹

重返生命誕生時的天真就是成熟

 

生命法則一:靜心

靜心是成熟的方法

過程中我們剝除不屬於自己的部分,清除令我們遠離天真的雜念

彷彿你剛誕生不久,擁有的只是你真摯的存在

靜心始於發現你的存在,明白

你就是存在。

而存在也是你,我們屬於存在,來自存在,歸於存在

存在有很多名子,有人稱它為萬物,也有人稱它為天地之心

因此換句話說,我們的心和天地萬物的心是一樣的。

靜心就是去讚美萬物,

想像在深沉的寧靜中響起感動美好的旋律,

深入你內在的永恆

 

生命法則二:追尋

欲求:不知道自己是誰,卻有著成為某事某人某物的野心、企圖心、

      目標,是靈魂的疾病

追尋:在於喜樂的每一個當下,是愛,是慈悲,是虔誠,

      是美,是我的探索

            是天真,對於微末的事物發出感動的讚嘆,是存在,是意義非凡

情境感受:路上的磁磚、天上的星星、斑駁的牆壁、摩登的大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雲與泥、雞與鶴、山珍與素菜…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都是獨一無二,意義非凡,無可取代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是值得讚嘆、歡喜、感動

 

友誼:感覺美而得以與萬事萬物融合,

           當你讚嘆樹木的存在,它的翠綠、挺拔、蓬勃…

         你就是樹木,而樹木也是你,你們之間有了友誼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友誼使你感受到豐富,於是成熟

 

情境感受:你是否曾哀嘆生命得無趣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那是因為你少與萬物的友誼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打開你的感受,令它馳騁、想像、自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並非刻意,萬事萬物本在一念之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或許會問:下雨了,有什麼可樂的呢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但我也可以反問:下雨了,有什麼不值得歡喜的呢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從來都沒有艱深的道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萬事萬物,真的,存在於一念之間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而成熟就是返回天真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念之間的純粹感動歡喜就是生命的浩瀚,就是剎那的永恆

 

寂寞:當你感覺到你與世界斷了連結,你會說我很寂寞

           寂寞是幻相,來自於你對存在的錯誤認知

           與萬物創造友誼,一念之間的喜樂滿足,剎那間的永恆

        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,

         感動、讚嘆、歡喜將你與萬物(存在)緊緊相繫

 

生命法則三:轉念

如前所述,萬事萬物,一念之間,剎那永恆

轉念即是將心境轉化成喜樂天真、純粹滿足的狀態

當然這有時不容易,

尤其是處於逆境的時候(就是遇到你認知為令人排斥的事)

於是奧修提供了個方法

(當然你不一定要用他的方法,能達到目的的就是好方法)

接近令你感到美好的事物,這是最初階的方法

(所謂高階方法是感受到萬事萬物都值得你歡喜)

若你無法轉念,那麼這說明了你不願意放走你的不快樂

生命的至高真理就是常保寧靜歡喜的心

因此生命的藝術就是轉化最差的處境為美好的樂園

當你能做到分分秒秒滿足緩喜

就是成熟

 

死亡

死亡是最大的幻相。

死亡是一生努力的最高峰,是安詳的接受、歡喜的道別

對死亡的悲傷恐懼是沒道理的,

你的每個剎那都是永恆,本就該充實著歡喜滿足,

因此直至你死前的那一刻你都將感受著當下的美好

 

重要

我們來談談「重要」

(標準的先知口吻)

 

 

 

 

小科普:1.

     耆那教中有二十四位聖人雕像,長得都很像

        而你或許會疑問:為什麼他們要長的那麼像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世上雙胞胎都不多了何況二十四胞胎?

        因為這些雕像寓意不再外在形象,而在於內在

        觀察他們,你會發現身體都有特定的姿態

        這是靜心的姿態,他們的內心都是寧靜天真的

        那些殿堂與雕像建成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們感受

        寧靜歡喜、剎那永恆、天地本心

    2.

        你是否好奇過世界各地為什麼都有慶典?

        其實這慶典是個補償

        社會剝奪了你的天真,

        若不在某幾天彌補一下恐怕會對這個文化造成威脅

        長期壓抑後爆發會帶來危險,

        因此他設計了些習俗給你丟出壓抑的東西,

        普遍來說我們稱之為慶祝,

        但與奧修所述的慶祝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3.

        茶道有許多步驟幫助營造寧靜的氣氛

        其實內涵也在於靜心

 

 

 

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